HCIP-Datacom 考几门?H12-821 是必考科目吗?

HCIP-Datacom 考几门?H12-821 是必考科目吗?

更新时间:2025-08-19 | 小编:博睿小谷


hcip-datacom认证考试科目

踏入网络技术领域,很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华为 HCIP-Datacom 认证。但面对认证相关的诸多问题,大家常常感到困惑。其中,“HCIP-Datacom 考几门?821 是必考的吗?” 就是大家常问的问题。今天,就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疑问。

HCIP-Datacom 考试科目构成

HCIP-Datacom 认证考试采用 “1 + 1” 的模式,即需要通过 1 门核心科目加 1 门方向科目。“1 门核心科目” 为 H12-821《HCIP-Datacom-Core Technology》,这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;“1 门方向科目” 则需从多门特定考试代码的科目中选择 1 门。只有同时通过这两门科目,才能获取 HCIP-Datacom 认证证书。

必考核心科目 H12-821 详解

H12-821 是 HCIP-Datacom 认证的核心必考科目,地位至关重要,它涵盖了数据通信领域的基础与核心知识,是深入学习各方向内容的根基。

考试内容包括网络基础协议,像 OSPF(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)协议,在企业网络中用于路由器间高效交换路由信息,考生需掌握其原理、配置及特殊场景应用;BGP(边界网关协议)负责不同自治系统间的路由传递,在互联网骨干网络中作用关键,H12-821 要求考生理解其高级特性和路由控制等内容。

此外,还涉及 MPLS VPN(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用网络)技术,该技术在企业广域网连接、安全通信等方面应用广泛,考生要熟悉其原理与配置。同时,VXLAN(虚拟可扩展局域网)、EVPN(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)等数据中心技术,以及网络自动化基础(如 Python 脚本在网络自动化运维中的简单应用、Netconf 协议基础)也在考查范围内。这些知识不仅是考试重点,更是网络工程师实际工作中频繁运用的技能。

H12-821 考试时长 90 分钟,题型有单选、多选、判断,总分 1000 分,600 分及以上通过。

可选方向科目(按考试代码划分)

通过 H12-821 核心科目后,需从以下方向任选 1 门通过:

  • H12-831《HCIP-Datacom-Advanced Routing & Switching Technology》:聚焦大规模园区网设计、QoS(服务质量)策略优化、IPv6 过渡技术等。适合企业网络运维人员或系统集成商,用于深入设计和优化企业内部网络。比如在大型企业园区网络中,通过合理的 QoS 策略保障关键业务(如视频会议、财务系统)的网络带宽和低延迟,就是该科目涉及的内容。

  • H12-832《HCIP-Datacom-Campu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ployment》:主要讲解 SDN(软件定义网络)园区网架构、iMaster NCE 控制器配置、Wi-Fi 6 部署等知识。对从事智慧园区、教育或医疗行业网络建设的工程师很实用。例如在智慧校园建设中,利用 SDN 技术实现网络灵活管理,部署 Wi-Fi 6 提升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和性能,都是该科目关注的重点。

  • H12-833《HCIP-Datacom-WAN Planning and Deployment》:重点介绍广域网优化(如 SD-WAN,软件定义广域网)、SRv6(基于 IPv6 的段路由)政策路由、5G 承载网技术等。适合运营商或大型企业中负责广域网连接的工程师。以大型跨国企业为例,通过 SD-WAN 技术实现全球分支网络的高效连接和管理,这门科目会给出专业解决方案和技术指导。

备考建​议

HCIP-Datacom 考试涉及科目多、知识面广,备考需制定科学计划。对于必考的 H12-821 科目,要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,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,通过华为 eNSP 模拟器反复实验操作,增强设备配置熟练度。也可结合权威培训课程,如博睿谷 IT 的 HCIP-Datacom 培训,其专业讲师会细致拆解核心知识点,提供大量实际案例和模拟试题,助力高效备考。

选择方向科目时,要结合自身职业规划和工作场景,选最契合发展方向的科目。确定后,同样要系统学习,梳理知识体系,多做练习题和模拟题,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。

总之,HCIP-Datacom 认证虽有难度,但只要清楚考试科目构成,明确必考与方向科目内容,有针对性地备考,就能顺利通过考试,提升在网络技术领域的竞争力。若对考试还有其他疑问,或想了解更详细的备考资料和培训课程,可联系博睿谷老师【18503067430/borimooc】咨询。你准备报考 HCIP-Datacom 认证了吗?

博睿谷咨询


考试时间 费用明细 课程咨询 报考指南
分享到: